What is the most famous and iconic chronograph wristwatch on earth? There are Omega Speedmaster, Rolex Daytona, Zenith El Primero, Breitling Navitimer, Universal Geneve Compax, Longines 13ZN and 30CH. The greatest among them all, given the overall excellency, historical importance, and cultural influence beyond watchmaking, in my mind is the Speedmaster.


我有一位朋友,学识过人并拥有强大的话语权,圈中极受尊敬。后来他将爱好升级为职业,就任一份业界很有影响力的的杂志的主编,从此少见踪影。以往众友小聚,他经常会戴着他那只最伟大的手表(The Greatest Watch on Earth)前来赴会。那只表不是别的,正是OMEGA(欧米茄)Speedmaster Professional现代版Ref. ST 145.0022, 3570.50.00。

Speedmaster,中文名超霸是也。称超霸为地球上最伟大的表,自然有戏谑成分在内,不过倒也不算夸大其词,确有一定道理。至少,就针对任何一款手表的专题文献数目和文字数量而言,大概没有另一款表超过超霸而被如此广泛且深入地记载及讨论。更具体一些,若仅论计时,手表史上,客观评价,最出名的无非OMEGA(欧米茄)超霸、ROLEX(劳力士)Daytona(迪通拿)、ZENITH(真力时)El Primero、BREITLING(百年灵)Navitimer、UNIVERSAL GENEVE(宇宙)Compax、LONGINES(浪琴)13ZN与30CH。这些著名计时表当中,综合考虑各自名气、影响、历史地位以及整体素质,公允而论,当以超霸为首。

OMEGA(欧米茄)登月表广告

超霸之所以绝对与众不同,盖因它是第一只登上月球的表。故此超霸有个极为响亮的别名 –“登月表”(Moon Watch)。这个大名为超霸专有,普天之下仅此一家。超霸之傲视群雄,至少在字面意义上成立,因为月亮永远高高在天。望文生义,朋友也说得一点没错,The Greatest Watch on Earth正是Moon Watch。

登月传奇:Cal.321

超霸实为OMEGA(欧米茄)一个系列,被冠名登月表的只是超霸系列中的Speedmaster Professional手动简单计时款,这也是最广为人知的欧记超霸。严格意义上,真正的登月表仅为Ref. ST 105.003、Ref. ST 105.012与Ref. ST 145.012这三款古董超霸,皆搭载著名的Cal.321机芯。

Cal.321

Cal.321的原身是LEMANIA(拉玛尼亚)Cal. 27 CHRO C12,由Albert Piguet与Jaques Reymond研发,于1942年发表。这是计时名家Lemania(拉玛尼亚)在手表时代研制出的优异计时机芯中最出名的一款。27 CHRO C12意指27mm直径,计时功能,12小时计时,它原是OMEGA(欧米茄)与LEMANIA此项合作研发项目的名称。27 CHRO C12机芯后更名为LEMANIA 2310,OMEGA(欧米茄)编号Cal.321,总产量约四万枚。这个著名计时芯的深远影响一直持续至今,遍及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VACHERON CONSTANTIN(江诗丹顿)、BREGUET(宝玑)、ULYSSE NARDIN(雅典)、ROGER DUBUIS(罗杰杜比)等多家名门。OMEGA(欧米茄)旗下,Cal.321不仅搭载于1957年至1965年间最早的几款超霸,也被用来装备同时期的Seamaster(海马)和其他计时款。

众所周知,超霸之所以成为登月表,事属偶然。这固然也可说是偶然中的必然,但的确非OMEGA(欧米茄)有意为之。超霸的最初设计构想乃坚固耐久与清晰易读,定位为高素质的运动计时钢表,防水60米。所采用的旋入式密底源自海马,因此底盖镌刻海马标志图案,底盖之下还有防磁软铁护盖。第一代超霸于1957年问世,型号为CK2915。1957年是OMEGA(欧米茄)厂史上辉煌的一年。那一年OMEGA(欧米茄)一口气出了三个新款:Seamaster 300 CK2913、Railmaster CK2914、Speedmaster CK2915,就此开创了三个伟大的系列(Seamaster虽然早已问世,但在我看来Seamaster 300才是真正欧记潜水表的宗师)。这一套三只,外形相仿,都是黑面,阔箭时针,剑形分针,直线大秒针。超霸CK2915表圈刻有测速计,乃当时革命性的计时表设计;子表盘指针皆为短剑形,表镜为拱形有机玻璃(plexiglass,即亚克力),表径39mm。

CK 2915-2,Antiquorum OMEGAMANIA,成交价含佣106200瑞郎

超霸CK2915仅生产了两年,按年代先后又可分为CK2915-1、CK2915-2与CK2915-3。其中CK2915-3为过渡型号,盘面已开始改用Alpha时分针,表圈测速计变为黑底白字。OMEGA(欧米茄)于1959年推出第二代超霸CK2998,继承CK2915-3这种盘面与表圈。CK2998生产到1962年,其间可细分为CK2998-1、CK2998-2…一直到CK2998-6,外观几无差异,但大秒针略有变化。变种之一是所谓的lollipop棒棒糖大秒针,极少见。变种之二是箭头针尖的大秒针,出现在CK2998-6。

CK 2998-1,lollipop大秒针,Antiquorum OMEGAMANIA,成交价含佣30680瑞郎

OMEGA(欧米茄)在1962年对超霸采用新编号,CK2998型号变为ST105.002。但真正的变化发生在1963年。那一年ST105.002变成了ST105.003,也就是后来的登月表。ST105.003表径39.7mm,表盘格局不变,但改用棒形时分针,大秒针一律箭头针尖,子表盘指针也从短剑改为直线。这个面针组合从此成了超霸的标志,沿用至今。

ST105.003,Antiquorum OMEGAMANIA,成交价含佣11210瑞郎

超霸完成从第一代到第二代演变的同时,正值美苏太空竞赛揭开序幕。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驾驶东方1号(Восток-1)飞船完成人类有史以来首次太空飞行。加加林当时戴的那只苏联表,普遍共识为Sturmanskie(现为Poljot名下),Sotheby’s(苏富比)一说为Rodina,估计不甚准确。若干年后美苏历史性的太空合作Apollo–Soyuz Test Project标志两个超级大国太空竞赛落幕,与此同时超霸也成为苏联宇航员正式佩戴用表,这是后话。

且说苏联首战告捷,美国迅速回应。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总统向国会发表演讲,美国正式启动登月计划。美国宇航局NASA随即公布并开始进行一系列的航天计划。美国最早的载人航天行动是始于1959年的水星计划(Project Mercury),其后是1965年至1966年间共十次载人飞行的双子座计划(Project Gemini)。最广为人知的阿波罗计划(Apollo Program)开始酝酿于艾森豪威尔总统任内,肯尼迪宣布登月计划之后NASA即于1961年实施执行。阿波罗计划共历时12年,1968年10月Apollo 7第一次载人飞行,1969年7月Apollo 11登月,1972年12月Apollo 17完成最后一次登月。

在最初的航天飞行中,NASA没有规定宇航员必须佩戴手表。但NASA逐渐意识到宇航员在外太空严酷环境里有必要随身佩带高可靠性的手表,以保证各项重要操作的精确计时。于是NASA在1962年着手选择一款性能卓越的计时手表,以装备于Gemini及Apollo宇航员。NASA并没有直接向任何一家表厂定制,而是决定从当时市面上已有的计时表中遴选出一款。一个脍炙人口的传说是NASA采购人员到休斯敦当地著名Corrigan表店购买了一批不同品牌的计时表,经过层层筛选,至1964年,只留下LONGINES(浪琴)13ZN 、ROLEX(劳力士)Daytona、OMEGA(欧米茄)超霸等几款超级大牌,NASA将它们置于模拟外太空的环境中进行最后一轮极其严格的测试。具体测试内容大致如下:

  • 高温:71°C,持续48小时;接着升至93°C,30分钟。
  • 低温: -18°C,持续4小时。
  • 温差:接近真空的0.000001ATM气压下温度剧变,先加热至71°C,持续45分钟;然后降温到-18°C,持续45分钟。如此循环,重复15次。
  • 湿度: 250小时相对湿度95%,pH值6.5至7.5之间,温度20°C至71°C
  • 高氧: 48小时100%全氧,气压0.35ATM,温度71°C。
  • 撞击: 6方位40G 11毫秒快速碰撞各6次。
  • 加速: 333秒之内从1G线形加速到7.25G。
  • 低压: 0.000001ATM,温度71°C,持续90分钟;接着升至93°C,持续30分钟。
  • 高压: 1.6ATM,持续1小时。
  • 振荡: 最低力度8.8G,振频5至2000hz之间,每次持续30分钟,重复3次。 
  • 噪音: 130dB,声频40至10000hz,持续30分钟。

最终结果,世人皆知,超霸一路过关斩将,脱颖而出。据说ROLEX(劳力士)的出局是由于秒针在湿度测试和高压测试中变形而停止。LONGINES(浪琴)表镜则在高压及低压测试中变形脱落。超霸总体成绩优良,通过全部测试,仅仅盘面夜光消退,另在低压测试中走快21分钟,加速测试中走慢15分钟。OMEGA(欧米茄)自称对于NASA选中超霸一事一无所知,直到后来看见刊登在1965年6月18日一期生活杂志(Life Magazine)的Gemini 4宇航员Edward White太空漫步照片,才惊喜地发现佩戴在他左腕上的竟然是一只超霸。这只超霸正是ST105.003,以Velcro尼龙表带缠绕宇航服外 — 这是NASA宇航员的标准戴表方式。ST105.003后来别名Ed White,即源于此典故。

话说NASA于1965年3月1日正式宣布超霸为所有NASA载人飞行须配备的唯一合格手表。三周后,Gemini 3于3月23日升空,标志着超霸正式太空首航。同年6月3日,Edward White佩戴着超霸在Gemini 4机舱外完成美国首次太空漫步。OMEGA(欧米茄)确认超霸成为NASA官方指定计时器的消息后,即在超霸的表盘上Speedmaster下行加上了Professional一字。于是ST105.003就有了两个版本,分别是早期的Speedmaster盘面及1965年开始出现的Speedmaster Professional盘面。与ST105.003几乎同时平行的是ST105.012,同样的盘面和指针,但表壳从纯圆形变为非对称形状,表冠一侧增厚,部分护住表冠与计时按钮,表径从40mm增至42mm。这个超霸壳型从此保留了下来,直到今天。ST105.012与ST105.003的生产年份都在1963年至1966年。ST105.012同样也有Speedmaster与Speedmaster Professional两个版本。

手戴超霸的Ed White太空漫步(Gemini 4)

OMEGA(欧米茄)在1966年将ST105.003与ST105.012分别重新编号为ST145.003与ST145.012。ST145.003与ST105.003仅书面型号不同,其余无异,因此两者通常都被当作ST105.003,仅有极少数的ST145.003在表背内面刻有145.003字样。ST145.012全部都用Speedmaster Professional盘面。从ST145.012开始,除某些特别纪念款外,手动简单计时款超霸一律在盘面书写Speedmaster Professional。

ST145.012,Antiquorum OMEGAMANIA,成交价含佣7080瑞郎

OMEGA(欧米茄)之所以在Speedmaster后面特别加上Professional一字,自然是想清楚表明超霸的专业性。按说,地球上再也没有比宇航员更专业的职业了。而事实上,超霸的专业性不仅仅体现在太空飞行,也被验证于极地探险。1968年4月19日,经过44天1320公里的艰苦跋涉,美国探险家Ralph Plaisted率的四人队伍到达北极,这是人类第一次真正踏上这个极点。在这次探险中,Ralph Plaisted一直佩戴ST145.012,每天通过电台校对,在温度低达-52°C的极地,日误差从未超过一秒!

手戴超霸的Buzz Aldrin,摄于Apollo 11

超霸无数次无与伦比的亮相中,最引世人瞩目的自然还是Apollo 11登月行动。1969年7月 21日阿波罗11号登月舱成功登月,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在那个划时代的时刻,宇航员Buzz Aldrin博士紧随指令长Neil Armstrong踏上月亮表面,佩戴在右腕宇航服外的就是他的超霸。Neil Armstrong的那只超霸未带出舱外,原因是当时舱内电子计时仪器故障,故留下手表以保备用。Apollo 11三位宇航员中的另一位Michael Collins此次飞行中也戴着一只超霸。Neil Armstrong的超霸为ST105.012,机芯号24002981,NASA 编号46。Michael Collins那只为ST145.012,机芯号26552506,NASA 编号73。这两只超霸如今都保存在华盛顿的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Smithsonian 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内。十分遗憾的是,Apollo 11返航后,Buzz Aldrin的那第一只登月表在送往Smithsonian航空航天博物馆的途中失踪,三十多年来一直没被找到,甚至无法确知其型号。根据已有线索,Buzz Aldrin的那只超霸NASA 编号为43,与Neil Armstrong编号46的超霸应为NASA同一批购入,由此推测,这第一只登月表大约是ST105.012,尽管也不排除ST145.012的可能。

NASA宇航员中不乏OMEGA(欧米茄)、ROLEX(劳力士)、BREITLING(百年灵)拥趸。例如Buzz Aldrin本人就是一位手表爱好者,常常两手各戴一只表。早在NASA选定超霸之前,已有包括超霸在内的几只手表随着主人上了太空。1962年10月3日,Wally Schirra 戴着他自己的超霸CK2998登上了Mercury-Atlas 8 (Sigma 7) 沿地球轨道飞行,这便是第一只太空超霸。

历数世界各国曾经上过太空的手表,超霸之外,还有其他瑞士表如HEUER(豪雅)、ROLEX(劳力士)1675 GMT、BREITLING(百年灵)Navitimer Cosmonaute、FORTIS,德国表SINN 142,美国表WALTHAM(华生)、BULOVA(宝路华)Accutron Astronaut、早期苏联宇航员佩戴的苏制表(后来也改戴超霸)、日本精工、以及中国飞亚达。低价表获得NASA官方认证的还有CASIO(卡西欧)和TIMEX(天美时)。不过,尽管够得上航天级别的手表不少,无可争议的个中翘楚从来就是超霸,而称得上登月表的表款,至今仅有超霸。

如果将登月表的定义从表款扩大到具体手表个例,那么登月表就非超霸独享。尽管NASA明文指定超霸为EVA(extra-vehicular activity,即舱外操作,浪漫的说法就是太空漫步)唯一用表,照理任何登月行动只有超霸参与,但例外事件难免发生。Apollo 15月球表面EVA-2过程中,宇航员David Scott所戴超霸表镜脱落,于是他换上作为后备的私人所有WALTHAM(华生)计时表。因此这只WALTHAM(华生)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登月表。超霸并非永远完美无缺,此为一案。可是,更多的时候,人们一次次见证超霸建功立业。例如1970年4月Apollo 13在即将到达月球的时候发生意外故障,决定返航。到了脱离月球进入地球轨道的关键时刻,宇航员们必须精确计算引擎点火14秒整的时间,使用的就是NASA配备的超霸。这里有必要指出,Apollo 13机组成员Jim Lovell与Jack Swigert各自随身都有一只属于个人所有的ROLEX(劳力士),Jack Swigert那只是GMT 1675。不过,最终荣誉归于超霸。Apollo 13安全返回后,三位宇航员一致签名由NASA颁发Snoopy Award给OMEGA(欧米茄),是为超霸历史上又一脍炙人口事迹。

1972年12月的Apollo 17是人类至今最后登月行动。从Apollo 11到Apollo 17,人类共六次登上月球,每一次都有超霸伴随,分别有ST105.003、ST105.012、ST145.012。因此严格意义上所谓Moon Watch的登月表,只有这三款超霸。在此之前的CK2915与CK2998则被称为Pre-Moon Watch(虽然时常也见到ST105.003被归类于Pre-Moon)。至于ST145.012之后的Speedmaster Professional尽管也被OMEGA(欧米茄)冠以登月表之名,其实不能作数。

超霸是专题收藏的范例,早期Cal.321表款最受追捧。即使限定收藏范围于Cal.321超霸,已然博大精深。从市场行情上看,总体而言越早期的超霸越稀有因而越值钱,个别特殊款式除外。但超霸的价格再高,一般也有限(文物级别的除外),相比ROLEX(劳力士)古董运动款,古董超霸堪比捡漏,包括最贵的CK2915。与其他古董表一样,收购早期超霸,第一要注意原装度。例如一个很容易忽视但一旦注意即很常见的问题是大秒针。不同时期的超霸,秒针皆有特点。即使同为箭头针尖,针尾的形状也有讲究。现代超霸那种平尾始于ST145.012,大约在1967年前后。ST105.003针尾则应有棱角,时常看到大多是平尾,虽然也无伤大雅且是OMEGA(欧米茄)原产,但非严格意义原装。

近十年来,超霸表款最全及数量最多的一次拍卖是Antiquorum 2007年4月在日内瓦举行的OMEGAMANIA,其中部分拍品下文也将提及。不过在此特别说明,此类专题拍卖注定群情狂热,所有热门标必然拍出高价甚至天价,所以其成交价不宜直接拿来作为普遍参考。那一场拍卖中有一标CK2915-2,品相近乎完美,极为难得,且有OMEGA(欧米茄)背书,两年保单,吸引力空前。最后成交价含佣106200瑞郎,我等虽爱之深切,却只有看的份。

自然,最有价值的超霸是那极少几只跟着宇航员飞到过太空甚至登上过月球的真正登月表。假设Buzz Aldrin丢失的那只登月表某天突然现身,岂是百万美金就能拿下?那种超霸不仅仅是表,更是珍贵历史文物。例如Sotheby’s 2007年6月纽约拍卖会中拍出的一只ST105.012,NASA编号38,据称乃Apollo 7宇航员Donn Eisele在Apollo 7太空飞行中随身佩带的超霸,含佣成交价204000美元。不过,这只超霸是否真的随Donn Eisele飞过Apollo 7,尚存争议。按理,任何一只飞过太空的NASA编号超霸都是NASA名下的财产,现应归属Smithsonian博物馆,宇航员不可私自留下。这只编号38由Eisele夫人委托Sotheby’s拍卖,据她说Donn Eisele在Apollo 7飞行之后每天佩戴此表,其真实性似乎不容置疑。但据悉在NASA交付于Smithsonian的档案里,只有颁发给Donn Eisele的编号34,并没有编号38的记录。令此事更加扑朔迷离的是,Donn Eisele生前的确有两只超霸,飞行时左右各戴一只,是否其中之一就是这只编号38?它的真正身世至今依然是个谜。即使如此,它照样拍出了一个天价。

ST105.012,Sotheby’s 2007年6月纽约拍卖,成交价含佣204000美元

再续辉煌:Cal.861、Cal.1861

1968年OMEGA(欧米茄)推出超霸新机芯Cal.861以替代Cal.321,主要改动如下:

  • 计时:星柱轮简化成凸轮机构
  • 摆轮:由莲花轮改成光轮
  • 振频:从18000改为21600
  • 游丝:使用平游丝
  • 版路:叉开的Y型夹板合起变成一片

总体而言,新机芯更为简单稳固,由此简化生产装配,降低成本。Cal.1861尺径为27mm,17钻,仍由大师Albert Piguet主持开发,LEMANIA与OMEGA(欧米茄)联合研制,历时三年。

搭载Cal.861的首发表款是Speedmaster Professional ST145.022,于1968年出品,外观与前一版ST145.012几乎无异(差别之一是表盘上原先立体的Ω标志逐渐变成平面印刷),但严格说来ST145.022已不是登月表。

其实说起来,ST145.022离登月几乎仅数步(几个太空步)之遥 — 1972年12月Apollo 17最后一次载人登月,三位宇航员照例每人随身一只Cal.321超霸, Ronald Evans另外还携带了一只用于热对流实验的超霸ST145.022,只不过没带这只超霸上月球。尽管如此,毕竟这是最后一次阿波罗登月的历史文物之一。2009年,这只ST145.022出现在美国著名的Heritage拍卖行,以23000 美元拍出。

说到超霸的最后一次登月,其中还有一番周折,缘由是BULOVA(宝路华)一直不服NASA选择OMEGA(欧米茄)为官方指定时计,祭起早在1933年通过的Buy American Act法案,要求NASA重新考虑选用身为美国本土品牌的BULOVA(宝路华)。事情一直闹到了国会,尤其当NASA宣布Apollo 17将是最后一次阿波罗载人登月行动后愈演愈烈。NASA在国会干预之下,于1972年再次进行了一次选秀,通知了包括BREITLING(百年灵)、BULOVA(宝路华) 、ELMORE、ELGIN、FORBES、GIRARD-PERREGAUX(芝柏)、GRUEN(高路云)、HAMILTON(汉密尔顿)、HEUER(豪雅), LEJOUR、LONGINES(浪琴)、OMEGA(欧米茄)、ROLEX(劳力士)、SEIKO(精工)和ZODIAC在内的16家厂商参加。Buy American Act关于美国产品的定义有点像Swiss Made(瑞士制造)的美国版,要求产品51%以上必须在美国境内制造。OMEGA(欧米茄)参选的手表就是ST145.022,为了满足要求,特别将表壳交付位于密歇根的Star Watch Case Company制作,表镜从瑞士运来组装,成品再送到位于宾州的HAMILTON(汉密尔顿)测检,然后再运回瑞士装入机芯及最后检验。与此同时,BULOVA(宝路华)竟然也走类似路线,从它的瑞士子公司,于1967年纳入氅下的计时表大拿UNIVERSAL GENEVE(宇宙)采购了16枚计时机芯,在BULOVA(宝路华)美国本部组装,再配以全新设计美国产表壳、表镜、表盘。

NASA这次测试,包括真空、高氧高温、低温、加速、随机震荡、湿度、EMI电子测试等。详细条目略去不表,选拔结果依然是OMEGA(欧米茄)胜出。BULOVA(宝路华)在湿度及加速测试中停走,未能入选。这里需要说明,尽管中榜的是ST145.022,但如前文所述,跟着Apollo 17上天的ST145.022只有一只,宇航员各人配备的仍是NASA已采购在先的Cal.321登月表。

事情还没完。六年以后NASA为准备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计划,再度公开招标,BULOVA(宝路华)和OMEGA(欧米茄)又一次参赛,测试同时在瑞士和美国进行,标准比以往更为苛刻,共测试了30个计时表表款。OMEGA(欧米茄)这次递交了三款超霸,分别是搭载手动Cal.861的Speedmaster Professional、自动Cal.1041的Speedmaster 125、以及音叉机芯Cal.1255的 Speedsonic。结果仍然是手动机芯经受住了考验,Speedmaster Professional一路领先通过各项测试,并获得最高分,再次入选。

ST145.022只生产了两年,1970年被重新编号为ST145.0022。此时超霸已有了18K金款,钢款也可配置原厂皮带,OMEGA(欧米茄)开始采用八位PIC(Product Identification Code)产品号更细致区分表款。第一款ST145.0022的PIC号为3590.50.00,其第一位3即指超霸系列,第二位5意指钢壳钢链,紧接两位数字90为系列内的表款编号,中间两位50代表黑盘与混合时标(棒状及阿拉伯数字),最后两位是表带颜色代码,钢链为00。

Cal.861推出之后经过几次修改,又有不同版本,总称Cal.861族系,皆为手动机芯。其中Cal.863于1980年推出,为Cal.861的高级打磨版本,用于透底款超霸,夹板以日内瓦条纹打磨;同年发布的还有Cal.861L,为Cal.861的镀铑版本;Cal.864为chronometer天文台级的Cal.861;Cal.866叠加月相功能,于1985年推出;Cal.867为手工镂空版,和Cal.864同于1992年发布。

Cal.861夹板最初为玫瑰金色,1992年改为镀黄金,1996年改为镀铑,并重新编号为Cal.1861。新机芯多了一颗人工宝石,变成18钻。除了这一小小改进,OMEGA(欧米茄)在1971年引进一个复合Delrin塑料制动杆(brake lever)。这个改动颇受争议,尽管新材料比金属更抗磨损撞击,但无疑更多出自节省成本的考量。正因如此,用于透底款超霸的Cal.863和1996年后镀铑Cal.1863一直保留原来的金属部件,以保证高级机芯的视觉效果。

现产3570.50.00

新一代Cal.1861族系沿用至今,为OMEGA(欧米茄)现用机芯,搭载Cal.1861的手动Speedmaster Professional当前主力型号是ST145.0022钢款3570.50.00,自1996年启用到现在,外形沿袭当年登月表ST145.012,强调专业性与经典设计,无计时之外其他复杂功能,仍沿用Hesalite有机玻璃表镜和密底,内置防磁软铁护盖,但Tritium氙夜光已被无辐射涂料替代,钢链也经几代改进后更加坚固合手好用。3570.50.00日前在Amazon的零售价为3875美元,以我个人之见,这是同价位新表中最物有所值的大牌表款。

百花齐放:Mark II、III、IV及其他

纵观超霸悠久历史,灵魂表款始终是手动简单计时,Cal.321、Cal.861、Cal.1861支撑起整个超霸系列。登月表外观设计四十多年不变,但超霸系列之琳琅满目并不仅限于经典登月款。从收藏角度看,Cal.321以至Cal.861、Cal.1861固然是收集热门,但若另辟蹊径,以Mark II、III、IV、V为专题,也是趣味盎然。

1969年,石英风暴前夕,Cal.861首款ST145.022问世一年之后, OMEGA(欧米茄)推出了Speedmaster Professional Mark II,型号ST145.014。

Mark II,Antiquorum OMEGAMANIA,成交价含佣5192瑞郎

超霸Mark II在外形上与ST145.022显著不同,采用当时流行的鲍鱼壳型。ST145.014有黑色盘与灰色盘两种,前者盘面与ST145.022一样,后者的计时大秒针和计时时分针都是橙色,盘面内圈的分钟刻度和计时秒刻度外缘分别是橙色和红色,十分醒目。OMEGA(欧米茄)后来又推出包金款MD145.014,14K镀金表盘,内圈测速计红底白字。

Mark III,Antiquorum OMEGAMANIA,成交价含佣3776瑞郎

超霸Mark III于1971年推出,型号ST176.0002,搭载新开发的Cal.1040自动机芯,这是第一款自动超霸,此时离ZENITH(真力时)、精工、BREITLING(百年灵)、HEUER(豪雅)等发布第一批自动计时表仅两年不到。

Mark III比Mark II更为厚重,壳型和盘面更具运动感,表壳设计借鉴同时期的OMEGA(欧米茄)Flightmaster飞行表 — 说起来,Flightmaster又脱胎于Speedmaster。Mark III的3点位日历窗代替了原先的计时分钟子盘,计时分针变为所谓jet中央大针,针尖处有如喷气式飞机机翼伸出,以示与白色中央计时大秒针的区别。另外9点位的小秒盘兼任24小时昼夜显示。

1972年,OMEGA(欧米茄)紧接着推出Mark III ST176.0004,表壳表圈表盘借鉴了Seamaster(海马)的潜水表设计。同时推出的还有一款Mark III ST176.0005,近乎方形的表壳和Seamaster(海马)TV盘面。

Mark 4.5,Antiquorum OMEGAMANIA,成交价含佣3540瑞郎

Mark III各种壳面组合很多,但生产时间较短。1973年,Mark IV ST176.0009问世。Mark IV其实就是Mark III的翻版,同样Cal. 1040自动机芯,同样盘面格局,只是表壳回归Mark II,面针一律黑白两色,外形显得朴素许多。1974年Mark IV新款 ST176.0012上市,坊间又称Mark 4.5,搭载Cal. 1040的升级版Cal. 1045,表壳不变,但3点位显示日历和星期,24小时昼夜显示转移到了12点位。

Speedmaster 125,Antiquorum OMEGAMANIA,成交价含佣5900瑞郎

与Mark IV同年推出的还有另一个重要超霸表款,OMEGA(欧米茄)125周年纪念版Speedmaster 125,型号ST378.0801,机芯Cal.1041 。这是手表史上第一款官方认证天文台级别的自动计时表,限量2000只。

走马灯似的Mark II、Mark III、Mark IV在七十年代初轮流上场,热闹了一阵,便遭遇了石英革命的高潮,随即悄然退去,似乎无疾而终。直到1984年,OMEGA(欧米茄)重新捡起基于LEMANIA Cal. 5100的Cal. 1045,针对德国市场推出了Mark V,型号ST376.0806,盘面与Mark 4.5 ST176.0012一样,表壳则变得圆润。

Speedsonic,Antiquorum OMEGAMANIA,成交价含佣3540瑞郎

石英时代,超霸也不甘落伍。1977年,OMEGA(欧米茄)研制出石英机芯Cal. 1620,同时推出ST186.0004、ST386.0805、ST386.0809等多个全数字显示石英超霸表款。在石英超霸之前,还有一款采用音叉技术的超霸ST188.0001,全名为Speedsonic f300Hz Chronometer,机芯为Cal. 1255,与Mark IV ST176.0012(Cal. 1045)同年出版。

X-33样品,Antiquorum OMEGAMANIA,成交价含佣18880瑞郎

超霸最著名的石英款当属 TS186.1998,全名Speedmaster Professional“X-33”,于1998年问世,是OMEGA(欧米茄)为NASA航天飞机计划开发的专业手表。X-33另有一个大名Mars Watch(火星表),虽然并非名副其实,却大有与Moon Watch并肩的架势。X-33搭载的OMEGA(欧米茄)Cal. 1666石英机芯,实际就是ETA 988.431,具有多种功能,但一个软肋是电池寿命较短,并不符合航天飞机常年跋涉的要求。X-33时分秒显示为传统模拟式大针,其他功能均以液晶数字式显示。X-33有Kevlar表带(红色或黑色)或钛质表链(型号TS386.1998)两种配置,手表的四个按钮粗大,以便宇航员戴着手套直接操作。

Speedmaster Perpetual,Antiquorum OMEGAMANIA,成交价含佣28320瑞郎

超霸的机械表款在Mark V后层出不穷,各种款式应有尽有,从月相、全历、万年历、双追、镂空、珐琅一直到珠宝女表,只差陀飞轮和三问。表壳表带材质以及表盘指针设计也百花齐放,不少款式显然已偏离早期超霸的初衷,但手动计时这一主力款式一直保持未变。九十年代末超霸CK2915复刻大获成功,引发Broad Arrow阔箭款式,由此发展成超霸系列中一个颇受欢迎的子系列。此外,从2005年第一款搭载Co-Axial同轴自动计时机芯的Speedmaster Co-Axial Chronometer GMT “Broad-Arrow XL”开始,超霸也装备上了OMEGA(欧米茄)的当家同轴技术。

Michael Schumacher限量版,Antiquorum OMEGAMANIA,成交价含佣35400瑞郎

超霸众多特别款中值得一提的还有以OMEGA(欧米茄)名人大使舒马赫为名的几个Michael Schumacher限量版,运动感十足,其中Michael Schumacher 2003与Michael Schumacher“The Legend Collection”更令人不禁联想到同为赛车背景的ROLEX(劳力士)Daytona Paul Newman版。

以上这些花色超霸,限于篇幅无法一一罗列。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堪称OMEGA(欧米茄)天书的《OMEGA:A Journey Through Time》。此书为OMEGA(欧米茄)品牌权威Marco Richon所著,他曾任OMEGA(欧米茄)博物馆馆长,阅表无数,掌握极其丰富的一手资料。这部巨著中关于超霸就有七十多页整整一章,图文并茂,为超霸表迷必备参考书籍。

经典回顾:一些特别款式

超霸是一个庞大的系列,历史悠久,各种限量版、纪念版即已数不胜数。若非按主题成系列地收集,最有价值的单件藏品除了最早Cal.321机芯的Pre Moon和Moon Watch之外, 还有一些特别款式值得留意,以时间顺序列举如下。这里面几个超霸纪念版最为夺人眼目,另有一些易被忽视的稀有款式,排名不分先后。

1967年,ST105.012,机芯Cal.321,一个很特别很少见的版本,表圈内边为红色,这圈红边上并有白色标记,每个白点对应表圈测速计上的一个数字。

1968年,ST145.012,机芯Cal.321,很少见的蓝色表盘。

1968年,ST145.012,机芯Cal.321,另一个很少见的版本,黑盘,红色时分秒针,时标红白相间,外端为红色,内端白色。

1968年,ST145.012,机芯Cal.321,另一个很特别且少见的版本,白色盘面,类似潜水表刻度的黑底白字表圈,三个子表盘内火箭形的所谓Apollo指针,红色大秒针。

Thomas Mattingly超霸金表,Antiquorum OMEGAMANIA,成交价含佣56640瑞郎

1969年,BA 145.022,机芯Cal.861,第一款超霸金表,最初28只为OMEGA(欧米茄)赠品,编号1、2分别赠送给当时美国总统Richard Nixon尼克松与副总统Spiro Agnew,其余赠与各位Apollo宇航员。这款金表当时价值1340美元,相比普通钢款185美元的价格,十分昂贵,尼克松因此婉言拒绝接受。编号1、2被收入OMEGA(欧米茄)博物馆。另外的26只流入民间,其中编号16(Thomas K. Mattingly)和编号22(Donn F. Eisele)分别出现在2007年4月Antiquorum 日内瓦OMEGAMANIA和2007年6月Sotheby’s纽约拍卖会上,分别拍出含佣56640瑞郎和84000美元。

Alaska Project特别版,Antiquorum OMEGAMANIA,成交价含佣64900瑞郎

1970-1973年,ST145.0022,机芯Cal.861,所谓Alaska Project特别版。OMEGA(欧米茄)仅制作了极少量样品,手表置于特制保温红色外壳内,以保证从-100°C到100°C之间极端温度条件下正常运作。这个特别版采用白色盘和红色大秒针,小秒针仍为黑色棒状,但计时时分针为Apollo火箭形,且有红针与黑针不同版本。需要说明,后来OMEGA(欧米茄)还发行过Alaska Project限量版,共1700只,Cal.1861机芯,与原版有根本不同,好比ST145.022之于ST145.012。

Apollo-Soyuz纪念版,Antiquorum OMEGAMANIA,成交价含佣25960瑞郎

1975年,Speedmaster “Apollo-Soyuz”,ST145.0022,机芯Cal.861,限量500只,纪念同年7月美苏历史性的太空合作Apollo–Soyuz Test Project,盘面上的Ω标志被Apollo–Soyuz徽章代替,这是超霸众多宇航纪念版中相对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一款。在这次航天行动中,美国阿波罗号飞船与苏联联盟号飞船在外太空会合,双方宇航员同时佩戴超霸合影。据说事前OMEGA(欧米茄)成功游说苏方,既然要和美国人在太空约会,应该就和美国人戴一样的表。自此,超霸也成了苏联太空总署的载人航天计划指定时计。

1991年,Speedmaster Professional MIR,ST145.0022,机芯Cal.861,珍贵的Mir版超霸,仅10只,其中几只赠与当时各国政要。这批超霸登上苏联Mir和平号空间站,环绕地球1600次,历时90天,是真正进入过太空的超霸。

MIR第二版,Antiquorum OMEGAMANIA,成交价含佣37760瑞郎

1995年,Speedmaster Professional MIR第二版,ST145.0022,机芯Cal.861,35只,其中28只钢款,7只黄金款。如同第一版,这些是进入过太空的超霸,从1993年7月到1994年7月,在和平号空间站度过了整整365天。

Speedmaster Missions,Antiquorum OMEGAMANIA,成交价含佣368900瑞郎

1997年,Speedmaster Missions,ST145.0022,机芯Cal.1861,共50套,其中40套公开发行出售。每套23只,其中22只的小秒盘分别印有NASA 22次最著名的Gemini、Apollo和Skylab行动的标志,另一只为CK2915复刻(同样复刻还有1998年的量产版)。这套超霸在拍卖会上偶有出现,OMEGAMANIA那次拍出疯狂天价368900瑞郎(含佣),远远超出10万瑞郎的行情。

以上名单仅为个人之见,且暂时列到上世纪末为止。当然,值得推荐和留意的超霸绝不止以上这些。近十年来超霸不乏亮丽之作,限量版制作尤其考究,这些作品未来行情如何,现在说来仍为时过早。何况在可预知的未来,超霸系列还将继续下去,必然好表不断。且留待十年后,如果缘分还在,一并回顾,再来闲谈超霸。

(本文插图来源:Omega、Antiquorum、Sotheby’s等,特此鸣谢。)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Time and Art magazine, Issue 34, 2012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